【故事的結束與開始】
老太太的弟弟跟我說,她是在院子裡過世的,沒有痛苦。
幾個月前才說,看著雜物和庭院不順眼,洗碗機也壞了不能用,要找個幫手來。
弟弟說,要不趁著回台灣的時候,找人來整理吧。
整理。
上了年紀的人談整理,就像青少年談性經驗,每個人都在說,卻沒人知道怎麼做,即便開始了,卻總是卡住。
老人們打開的箱子不是驚喜,是回憶。回憶就像心流,一個下午就過去了。而這跟性格無關 — 好多長輩們早年在商場叱吒風雲、殺伐決斷,現在卻躊躇於滿屋的箱子之間。
老太太終究是沒回去台灣。
我到了的時候,好多已經裝箱的雜物沿著牆面擺放,老太太的弟弟指著那幾台筆電和手機,問我要不要拿去用。
我拿了一台手機,不能用,但我會把它放在我的箱子裡。
箱子裡,有過去客戶給我的卡片和禮物,那是我的回憶。有一天老了,我也要用它來拖延我的整理進度。
我在房屋裡走著,發現老太太的房間裡床鋪摺得整齊,衣櫃裡都是駝色或暗紅色的衣服,散發著老派的台式樟腦味;車庫裡,停著一台發動不了的白色Toyota Corolla,想來只是電瓶沒電,否則老太太孑然一身,平日要如何出門;廁所的燈也是暗紅色,這是老太太弟弟唯一的叮嚀:「修繕房屋的時候,記得要要把燈給換了。」
嚴格說來,老太太並不算是我的客戶,繼承者們才是。而我大概不是個迷信的人,話也只是在心裡嘀咕或是筆記下來,作為賣房修繕裝潢的依據。
但是,每當點評一樣東西,總覺得老太太都跟我說,她不同意。思緒在兩者之間飄盪,我才意識到,在賣房之前,我們會一點一滴地抹去老太太曾經活著的痕跡。
---
房屋上市。
那幾天,買方經紀們打電話來,問的多半是老太太怎麼過世的問題,意料之中。
意料之外的是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— 有人問老太太過世的時候,頭和腳朝哪個方位,我只能回覆說我來問繼承者。
周末房屋開放參觀,我請同事主持接待,自己躲到院子、裝做是來看房的買家,聽聽大家在講什麼。院子裡耳語起落,陽光在樹葉隙間閃動,老太太躺著的時候,大概也是看著天空,在光影裡徐徐閉上眼。
兩天之內,房屋來了一百多組訪客。這是矽谷特有的反差幽默 — 老先生們、老太太們活著的時候,一輩子加起來都沒接待過這麼多人,總是要等到過世之後,人群才會雜沓而至。
三天之後,房屋賣出,社區歷史最高價,老太太的弟弟了卻一樁心事,也感謝姊姊福澤後人。而房屋就這麼剛好,賣給一對正要展開新生活的年輕台灣夫婦。
這對夫婦在過戶後第一次打開新家的門,大概會帶著些許憧憬與茫然,站在門口好一陣子,於是我留了一瓶酒在冰箱。
後來,我們找了老技師來檢驗那台2000年的白色Toyota Corolla,老技師說,它好得很。
---
作者:林久禾,舊金山灣區矽谷全職專業房地產經紀人。
我是林久禾,台灣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工程碩士學位。而後調查舊金山灣區(San Francisco Bay Area,俗稱矽谷/硅谷)房地產市場、研習買賣房和看房知識、請益上百位地產前輩,最後因緣際會,受教於一位有五十年買賣房經驗的房地產仲裁官,並成為房地產經紀人(或說房仲,英文稱 Realtor 或是 Agent)。
這些年我探訪過數千間房屋,閱讀數百份報告,並且在業界建立合作聲望,幫助客戶避開有問題的房屋、議價買下好房屋:
1. 260萬以上價值的房屋,250萬買到
2. 屋主跳過出價比我們高的5名競爭對手,放棄第二輪炒高價錢的權利,一對一指名與我們合作,210萬買到5名買家競逐的房屋
3. 屋主跳過145萬的第一名出價,讓我們140萬買到房屋
4. 屋主跳過125萬和120萬的出價競爭者,在我們表明只能出到117萬後,送我們1萬成家基金,讓我們116萬買到房屋
5. 標價200萬的房屋,最後170萬買到;標價160萬的房屋,最後155萬買到
6. 加價階段,建議無須加價即可買到房屋,讓 A買家 165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180萬的房屋,B買家 180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225萬的房屋
(以上皆為美金,其他還有數十間殺價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交易。)
賣房也不負所托:
1. 市場下跌期間,在不熟悉的區域(Oakland)賣房。此棟2房2衛、位於高速公路旁的房屋,成交價比月餘前該地區幾間3房2衛、遠離高速公路的房屋價格還高。
2. 客戶舉家搬離美國,全權授予設計、監工、裝修、清理、房屋檢查、物流、擺設、談判議價責任,最後房屋成交價比該地區前後三個月相似物件都高。
3. 一棟3房2衛,1200多平方呎的房屋,成交價超出客戶預期,逼近該區域4房2衛或是1500平方呎以上的房屋,並打破該區域史上最高的Price Per Square Foot 紀錄。
寫於此處的文章,是當年對老師的承諾。若有任何需要或疑問,請 留訊息給我 或是 填寫諮詢單,也可以閱讀 客戶留下的感言,幫助你做決定。
林久禾 DRE#02007082
Keller Williams Thrive DRE# 021774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