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喜歡看趨勢圖表。
連續兩篇之後,希望大家可以閱讀這篇稍長的文章,這或許是較有價值的一篇。
在前線買房賣房,會發現統計資料有所不足—尤其是「兩極化」這個現象,沒有辦法看圖說故事。精準地說,圖表並沒有悖離兩極化現象,卻相當不明顯。
我們一步一步來說。
從賣方的角度看
簡單講,賣方對價格的預期心理和市場的狀況,有落差。
先講賣方對價格的預期心理,能接受市場轉變的賣方是有,但並不是多數。
「開什麼玩笑,去年我鄰居可以賣到300萬,憑什麼我只能賣到270萬,一定是@#$%^&&*&*」
—這至少可以描述20% 的賣方,對價格的期待。
說到賣方對自身房屋狀況的偏見,我再貼一次經典。
你覺得自己的房屋長這樣:
來看你房屋的買家,覺得你的房屋長這樣:
來檢驗你房屋的 Inspector ,覺得你的房屋長這樣:
「可是,2018年的時候,大馬路上那間破房還是賣出去了啊,我這間房屋狀況好這麼多,怎麼可能賣不出去!」
問題是,現在並非2018年上半年的市場狀況。
於是,更換經紀人的情況出現、房屋在市場上的天數拉長;當然也不乏調整策略的賣方:降價降價再降價;或是祭出buyer agent incentive;比較絕望的,就直接把價錢調高至心中期望的賣價,註明price to sell,一兩個星期內如果無法遂行其願,乾脆下架不賣了。
從買方的角度看
那麼,身為買方呢?有機可趁嗎?恐怕不是。
過去幾個月, 6、7組客戶看上的房屋超過30間,大部分都在14天之內賣掉,而且multiple offer的情況遠遠超過50%。少部分的房屋如上所述,屋主對房價有所堅持;而我們刪除沒有打算出價的房屋,有的都在市場上超過30天、60天,甚至100天了。
這有什麼意涵?
我和客戶挑選的房屋,原則上是地點、屋況、潛力等等綜合考量之下最優質房屋;我們刪掉的房屋,多半都有硬傷。
兩極化現象
這是我想說的「兩極化」的現象— 市場絕對還是有優質的房屋,但仍有賣方尚未從去年的瘋狂情況回過神來,誤以為賣房如此容易,於是輕易把房屋放上市場,卻沒想到買方早就只往優質房屋們靠攏。
那麼,有著不同立場的人們,該怎麼做決定然後行動?
給賣方
身為賣方,你的房屋要優質到一個程度,才會好賣 — 所謂好賣,就是短時間內,多個買家出價,衝高價格。
於是,你得盡力調整「各種可以調整的狀況」。
房屋在大馬路上?那你只能在裝修上多花心思。屋況也不是你說了算,屋主的偏見請見上圖。
你問,裝修到怎麼樣的程度才夠?有做功課在追趨勢的agent都會知道;或者,你也該到市場上走動走動,以買方的身分,評鑑附近有在賣的房屋,You’ll get the idea.
除此之外,其他狀況也要tune到最好:你的agent,有沒有其他agent所沒有的行銷能力、他有沒有心力,致力於賣這間房屋 — 現在已經不是擺個西瓜在open house就能賣房的時候。
潛在買家的參訪時間有沒有限制、上市時間有沒有遇到長周末— 你必須要在所有競爭房屋的頂端。
給買方
那麼身為買方呢?
賣方的綜合心理狀態,導致市場上優質房屋數量不多,畢竟,有些賣方知道,現行市況賣不了好價錢,反正大家也都還有工作不缺錢,不賣也沒差。
所以買方怎麼做呢?
你的目標,就是當第一名,拿下這些優質房屋。
而不是去挑一個價格優惠但有硬傷的房屋,否則,這棟硬傷房現在的賣像,就是你賣房時候的賣像 — 10年後你發現為什麼人家都漲2倍,你只漲50%,而且,你還賣不出去。
其他觀察
醒一下,也順便幫一些房屋解套,其實並不是所有放在市場上長天數的房屋都不是好房屋,有的真的只是屋主堅持某個價格。
「我有在追蹤,看到好多房屋都在降價…」我問一句,那些降價的房屋,是你會去出價的房屋嗎?如果是,那不錯;如果不是的話,那我們還是務實一點,專注於好房屋吧。
題外話,我們或許應該同理,當局者迷。當我們賣自己的房子時,很多不太理性的想法,有可能會佔據我們的腦袋。
所有圖片來自 CC 0 License
作者:林久禾,舊金山灣區矽谷/硅谷全職專業房地產經紀人。
我是林久禾,台灣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工程碩士學位。而後調查舊金山灣區(San Francisco Bay Area,俗稱矽谷/硅谷)房地產市場、研習買賣房和看房知識、請益上百位地產前輩,最後因緣際會,受教於一位有五十年買賣房經驗的房地產仲裁官,並成為房地產經紀人(或說房仲,英文稱 Realtor 或是 Agent)。
這些年我探訪過數千間房屋,閱讀數百份報告,並且在業界建立合作聲望,幫助客戶避開有問題的房屋、議價買下好房屋:
1. 260萬以上價值的房屋,250萬買到
2. 屋主跳過出價比我們高的5名競爭對手,放棄第二輪炒高價錢的權利,一對一指名與我們合作,210萬買到5名買家競逐的房屋
3. 屋主跳過145萬的第一名出價,讓我們140萬買到房屋
4. 屋主跳過125萬和120萬的出價競爭者,在我們表明只能出到117萬後,送我們1萬成家基金,讓我們116萬買到房屋
5. 標價200萬的房屋,最後170萬買到;標價160萬的房屋,最後155萬買到
6. 加價階段,建議無須加價即可買到房屋,讓 A買家 165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180萬的房屋,B買家 180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225萬的房屋
(以上皆為美金,其他還有數十間殺價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交易。)
賣房也不負所托:
1. 市場下跌期間,在不熟悉的區域(Oakland)賣房。此棟2房2衛、位於高速公路旁的房屋,成交價比月餘前該地區幾間3房2衛、遠離高速公路的房屋價格還高。
2. 客戶舉家搬離美國,全權授予設計、監工、裝修、清理、房屋檢查、物流、擺設、談判議價責任,最後房屋成交價比該地區前後三個月相似物件都高。
3. 一棟3房2衛,1200多平方呎的房屋,成交價超出客戶預期,逼近該區域4房2衛或是1500平方呎以上的房屋,並打破該區域史上最高的Price Per Square Foot 紀錄。
寫於此處的文章,是當年對老師的承諾。若有任何需要或疑問,請 留訊息給我 或是 填寫諮詢單,也可以閱讀 客戶留下的感言,幫助你做決定。
林久禾 DRE#02007082
Keller Williams Thrive DRE# 02177478